当前位置:首页公文写作把握写好理论文章的六个要点

把握写好理论文章的六个要点

作者:尤文虎,北京市党建研究所副所长

文章来源:《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23年第12期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理论修养是领导干部综合素质的核心。写理论文章是衡量领导干部理论修养的重要标尺,也是领导干部锻炼思维能力、提升理论水平的重要途径。理论文章写作,有自身的特点和规律,重点要把握好以下六个方面。

一、站位要高,力求言之有格

领导干部写理论文章,核心功能在于表明政治态度、阐释政治观点、传播党的主张,通过文章讲政治。文章的政治属性首先体现在立意格局上,这取决于撰写者的站位。时任人民日报社社长的杨振武曾提出,“站在天安门上看问题,站在田埂上找感觉”。这说的是人民日报的记者在写头条稿件时站位要高,努力胸怀大局、放眼全局;同时又要接地气,努力深入基层、深入实际。“两个站在”通俗地阐明了撰写理论文章应该具备的基本站位、基本格局。

提高站位,做到胸怀“国之大者”。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要求党员干部对“国之大者”做到心中有数、了然于胸。具体到撰写理论文章,首先要提高站位、提升格局。要正确立意,自觉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写作的根本遵循,作为贯穿文章的主旨和灵魂,牢牢把握宣传阐释、贯彻落实党的创新理论这一根本立意,确保意在笔先、以文载道、以文弘道、以文贯道。要站稳政治立场,自觉主动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标对表,坚决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定阐释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和党中央关于形势的重大分析判断,通过文章体现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要增强政治意识,时刻关注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在关心什么、强调什么,以及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国际变局中的重大问题,正确认识和准确把握“国之大者”“党之大计”,善于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想问题,善于以政治思维立观点,以政治智慧求见解,把“政治三力”体现在文章选题、观点提炼和思考分析中,努力让文章取得好的政治影响、政治效果。

站稳立场,做到指向准、导向正。站位,是立足点、出发点、落脚点,关乎理论文章的实践指向和价值导向。要把握好实践导向。领导干部所处岗位不同,职责任务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也不一样。但不论是中央和国家机关,还是地方、基层各级党委政府、党政机关,根本任务都是确保党中央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各级领导干部的身份都是“施工队长”,要牢牢把握根本任务,吃透“上情”,深入领会党中央精神;把握“下情”,全面掌握分管地区分管领域的实际情况,以对党负责、对事业负责的精神,从结合自身实际抓落实的角度,说符合身份、符合实际的话,让文章充满实践厚度。要站稳群众立场。人民立场是我们党的根本政治立场,坚持人民至上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根本立场观点方法。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重要文章之所以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真心喜爱,之所以在群众中得到广泛传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其中蕴含深刻的人民至上的价值立场,字里行间流露出真挚的为民情怀。领导干部要放下架子、俯下身子,善于从群众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注重结合群众身边的生动实践宣传政策、阐释道理,为群众说话,说群众爱听的话,让文章饱含情感温度。

二、选题要准,力求言之有用

经世致用是理论文章的鲜明特征。“题好一半文”,文章选题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文章的价值。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问题是时代的声音,回答并指导解决问题是理论的根本任务。”领导干部写理论文章,应该直面问题、直面实践,避免从理论到理论,泛泛而谈。

善于和敢于选择真问题。所谓真问题,就是那些现实中真实存在,制约事业发展或与群众“急难愁盼”息息相关,具有研究价值、尚未得到有效解决的问题。与真问题相对的,是伪问题、假问题,有的只是问题的表象,有的只是问题的局部,有的是没有多少研究价值的问题,还有的甚至是人造的、其实并不存在的问题。选择不同的问题,会产生不同的结论,导致不同的结果。只有选择真问题,才能写出真正有用的文章。选择什么样的问题,事关文章写作的方向和价值,也体现出作者的眼力、魄力和担当。领导干部要练就一双“慧眼”,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甄别问题的真与伪,找得到、抓得住真问题;也要强化担当精神,敢于选择那些具有代表性、深层次的真问题去研究,真正把时间精力用在刀刃上。

关注时代课题。文章合为时而著。理论文章应该因时而作,用文字体现对时代的关注、对现实的关切,体现领导干部的责任和担当。习近平总书记明确要求,要增强问题意识,聚焦实践遇到的新问题、改革发展稳定存在的深层次问题、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国际变局中的重大问题、党的建设面临的突出问题,不断提出真正解决问题的新理念新思路新办法。理论文章的选题,就是要倾听时代声音,把握时代特征,聚焦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新、深、难、大”等问题,强化求解思维,通过理性思考,为发展着的实践指明方向、提供方法,努力回答好党中央关心、群众关切、社会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

选择自己能胜任的问题。不少领导都提出,理论文章写作要善于开“小切口”、做“大文章”。党的建设、党的事业各个方面都面临很多课题,亟需深入研究,从理论上作出科学回答。但不同领导干部,因岗位层级、专业背景、工作阅历、理论功底、文字能力不同,所能驾驭的理论问题有大有小、有博有专。实践中,要把握好需要与可能的关系,坚持“有多大锅烙多大饼”,量力而行,充分考虑自身的理论水平、驾驭能力、时间急缓等主客观因素,选择那些大小适宜、自己能胜任的题目,深度挖掘、写深写透,写厚实,写饱满,避免“小马拉大车”,声嘶力竭。

三、逻辑要顺,力求言之有法

逻辑性是理论文章的重要属性。好的理论文章,既要用道理征服人,又能用逻辑说服人。毛泽东曾经强调,写文章要讲逻辑,要注意整篇文章的结构,要有一种内部的联系。理论文章要想以逻辑说服人,就要努力把握规律、讲求章法,做到结构合理、层次清晰,避免形式上的松散、杂乱。

掌握基本范式,合理谋篇布局。文无定法,但有大法。每一种特定类型的文章,通常会有因其功能而决定的惯用格式,在实践中约定俗成地形成了一些较为常用的体例,这是文章自身写作规律的体现。理论文章也有约定俗成的体例,其中所蕴含的逻辑关系,本身就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定下选题后,要先根据文章类型,选择合适的体例架构,再按照内在逻辑关系确定写哪几个方面、先写什么、后写什么,粗线条拉出提纲,把大的结构、布局、整体思路定下来,文章的四梁八柱就立住了。不同类型的理论文章,又有不同的写作规范,有总分式、递进式、并列式、时间线、三段论等,平时要注意学习研究,掌握经典范式,在写作中转化应用。比如,宣传阐释型的文章,目的是对党的创新理论进行哲理性、学理性阐释,“三个逻辑”就是常用的经典范式。其中,“历史逻辑”基于历史分析,侧重于对历史的必然性和规律性进行概括;“理论逻辑”根植于历史逻辑,侧重于对理论的历史演进进行系统梳理,厘清党的理论创新的“源”与“流”、“守的正”与“创的新”;“实践逻辑”主要着眼现实和当下,侧重于对实践创造的归纳总结、演绎升华,体现历史逻辑和理论逻辑的辩证统一。再比如,评论型的文章,更加突出问题导向和针对性,“三段论”就是一种经典结构,“是什么”侧重写思想认识,“为什么”侧重写对形势的把握,“怎么办”侧重写路径措施,既简洁好用易上手,又说理透彻好理解。

用好归纳和演绎两种基本方法,强化说理的逻辑性。理论文章说理,离不开论证,论证的方法很多,最常用的有归纳和演绎两种。归纳法是从特殊到一般,通过综合分析许多具有内在联系的个别事实的共同特点,总结归纳得出科学结论和一般原理,多用于经验总结,一般是先阐明观点,再给出支撑材料,多选用事实材料进行论证。演绎法又叫“三段论”,通常由“大前提”“小前提”和“结论”三个判断组成,是从一般到特殊,先从一个总的原理出发,再引申到对个别事物的解释,并从中推出个别结论,多用于阐释理论方针政策,多选用理论论据进行论证。归纳侧重“论”,演绎侧重“证”。以《求是》杂志2023年第15期的两篇文章为例,《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重要里程碑——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战争胜利70周年》,采用的主要是归纳法,通过对已经发生的事实、事件等事实论据的归纳和提炼,得出普遍性的结论和启示;《筑牢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根基》,采用的主要是演绎法,先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或党的二十大报告作为“大前提”,再分析当前形势任务或具体情况作为“小前提”,最后得出具有必然性的结论。

四、思考要深,力求言之有识

理论文章,写的是字、说的是理、体现的是思想。理论性、思想性是理论文章的生命所在。衡量一篇理论文章写得好不好,首要标准是看理论厚度、思想含量。写理论文章,只有持续深化理论学习,厚植理论功底,提升思维能力,培养深度思考习惯,才能提炼出有价值的见解和观点,让文字更具穿透力,体现思想的光辉和思辨的力量。

学习掌握马克思主义看家本领。面对同样的客观世界,指导思想不同,看问题的视角就不同,得出的结论也不同,甚至截然相反。认识可以不同,但真理只有一个。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真理,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是指导中国共产党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有力武器。从梁家河到中南海,马列著作始终是习近平总书记书单中的重点。虽然我们党执政的内外部环境已发生重大变化,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正加速演进,但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我们依然处在马克思主义所指明的历史时代”“马克思主义就是我们共产党人的‘真经’”“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依然是科学真理”。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深度,决定着领导干部政治敏感的程度、思维视野的广度、思想境界的高度。领导干部厚植理论功底,深入研读马克思主义著作、掌握马克思主义科学原理是首要途径,也是必须夯实的基本功。当前,领导干部加强理论学习,最为紧要的是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个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在自己真正学深悟透、理解掌握之后,进而行诸笔端、写成文章,教育引导党员群众深化学习理解。

努力提升思维能力。“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评价理论文章是否具有思想性,很重要的一条就看是否做到了说理透彻。只有看深悟透、抓住根本,才能把道理写清楚讲透彻,这就需要科学思维能力支撑。领导干部提升思维能力的最有效途径,就是按照习近平总书记要求的,坚持“以学增智”,学深悟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方法论和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并将其转化为自己的科学思想方法,作为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总钥匙”。要培养深度思考的习惯,努力做到看得深、写得透,既善于把握发展规律、抓住事物根本,把对事物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又能深入浅出地把深刻的道理说清楚、讲透彻,让读者知其然、知其所以然、知其所以必然。

善于提炼形成好观点。理论文章本质上是议论文,观点就是论点,“观点若好,文成大半”。毛泽东曾多次强调,一篇文章必须有鲜明的观点,而文章的题目和头几句话很重要,要起一个醒目的题目。好观点必须逻辑严密、道理深刻,体现思想性、标识性、创新性的统一,做到“立片言而居要,乃一篇之警策”。好观点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是来自学习、调研和深入思考。可以从党的创新理论中来,基于理论出观点,体现对党的创新理论的学习领会、贯彻落实。比如,当好新时代的“答卷人”、跑好属于我们这代人的这一棒等,都是来自对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的学习。可以从鲜活实践中来,基于深入调研,总结基层探索,分析共性规律,提升为理性认识。比如,文化和科技融合大有前途、基层矛盾要用基层民主的办法来解决等。也可以从哲学思辨中来,对丰富的感性材料进行加工思考,深入挖掘内在联系,凝练提出标识性概念。比如,从“两只鸟”看结构调整、从“两座山”看生态环境、从“两种人”看“三农”问题等。

五、支撑要足,力求言之有据

“论”是理论文章的标识性特征。理论文章,既要论得起来,又要立得住脚,必须有足够的论据支撑。言之有据,主要指文章的内容要与客观实际相统一,而不是简单引用几句经典论述或领导人讲话、列举一些事实或数字、举几个例子。

全面把握理论和客观实际。对于党的创新理论,要学深悟透,力求整体上把握,作为立论的指导,切忌断章取义、剪裁拼接,合则用、不合则弃;更不能歪曲原意,曲解经典论述为自己所用。对于客观实际,要力求全面考察、整体把握,作为立论的支撑,尽量选取那些高度概括、具备整体性的事实,以体现客观性、代表性,避免选取极端性、片面性案例。实践中,任何人都很难穷尽每一个真理、每一个事物,这样做既缺乏可行性,也缺乏必要性,关键是用好“解剖麻雀”的经典方法,善于从个别到一般,发现包含在特殊性之中的普遍性规律。

观点和论据要统一。理论文章的论据主要包括理论论据和事实论据两种。理论论据,指那些来源于实践,并且已被长期实践证明和检验过,判断为正确的理论、观点。理论文章的理论论据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革命领袖经典论述、党的创新理论、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重要文件等。事实论据主要是用来证明论点的事例、史实和数据,可以直接获取,来源于实践;也可以间接获取,来自于文献、材料。写作中,必须坚持材料与观点相统一,注重选取那些具备典型性、能够支撑论点、能够反映事物本质和主流的材料,努力做到支撑有力不片面。

论据必须真实可靠。论据的真实性关系文章成败,有些文章就是因为个别论据与事实有细节出入,使人对全部论据的可靠性产生怀疑,进而影响文章的整体说服力。事实论据必须真实、准确,不走样、不夸大、不粉饰;理论论据要全面、完整、准确地把握和反映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数据要精确,不能弄虚作假、注水掺假;判断要科学,不能违反规律、脱离实际。文章中引用的观点、讲话、文件、史料、典故、数据等,都要有权威出处,确保准确无误。特别是,对于党中央确定的规范表述,要核实准确,不能有任何出入,不能犯低级错误。

六、文风要实,力求言之有物

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文风问题,认为文风体现作风、关系党风。毛泽东在著名的《反对党八股》中就明确提出“空洞抽象的调头必须少唱”,应“代之以新鲜活泼的、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领导干部写理论文章,要贯彻“短实新”的要求,努力做到言之有物。

长短适宜,冗言务去。文章的长短是相对的,取决于文章的内容,有话则长、无话则短,宜长则长、宜短则短。如果文章选题比较大,内容比较丰富,必须用一定篇幅才能表达清楚,就应该长一些;如果选题切口小,内容比较简单,就要避免短话长说。但是“大道至简”,文章整体上要简约,篇幅和结构要力求精炼,语言表达要力求简洁,在不影响表达内容的前提下能短则短、能精则精、能简则简,要言不烦、意尽言止。能够三言两语说清楚的绝不拖泥带水,能够用短小篇幅阐明的道理绝不绕弯子,避免有长度无力度。

写出新意,体现时代要求。“诗文随世运,无日不趋新。”进入新时代,踏上新征程,事业发展呈现新气象新局面,理论文章也应该展现新的时代精神、时代风貌,使思想和文字体现新的时代要求。观点要新。新思想指导下,看问题必然有新视角,新视角必然产生新思路、新观点。要善于用党的创新理论指导提炼新观点,提出新见解,做到思前人所未思。材料要新。新观点离不开新材料的支撑,随着事业发展,新情况新变化新突破层出不穷,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持续推进,要打开视野、扩宽思路,紧紧围绕文章立意和选题,对最新理论论据和事实论据进行筛选和取舍,注意选取最能支撑新观点的新材料,努力做到论证严谨、支撑有力。表述要新。“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新颖的文字会让人眼前一亮、印象深刻。习近平总书记就很注重表达方式的推陈出新,说了很多前人没有说过的新话语,成了广大群众听得进、记得住、传得开、用得上的名言金句。领导干部也要注重创新话语表达,努力说富有个性、生动活泼的新话,做到言前人所未言。需要注意的是,写出新意,不是刻意求新、搞文字游戏,要少用生僻词、翻译腔、有歧义的表述,更不能为了创新而生造词语和概念。

鲜活生动,做到文质兼备。理论文章的价值在于阐释传播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既要有政治高度、理论深度,还要有亲和力、感染力,让人爱读爱看、易于接受,才能说服人、掌握人。要着眼大众化、通俗化传播,“走到田间地头找感觉”,注重吸收为群众所接受和认同的表达方式,多用接地气、有活力的话,多用生动活泼的群众语言,讲老百姓听得懂、听得进、能共情的真话实话,少讲正确的废话、照搬照抄的套话、故作高深的虚话、脱离实际的空话,深入浅出阐释原理、宣传政策、回答干部群众关心的问题,以朴实、接地气的方式把理论讲鲜活,吸引人去读,真正把道理、学理、哲理讲到群众心里。

温馨提示:

文章标题:把握写好理论文章的六个要点

文章链接:https://jssnd.com.cn/1763.html

更新时间:2024年04月23日

本站大部分内容均收集于网络!若内容若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发送邮件至:3607845@qq.com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资源所需价格并非资源售卖价格,是收集、整理、编辑详情以及本站运营的适当补贴,并且本站不提供任何免费技术支持。

                               

所有资源仅限于参考和学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更多请阅读SND网络服务协议

给TA打赏
共{{data.count}}人
人已打赏
公文写作学习提高

笔杆子被领导倚重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

2024-4-23 10:09:39

公文写作学习提高

讲话稿这样写,才能令人耳目一新

2024-4-23 10:10:40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
  • SND办公网对文章OneNav一为主题v4.0510源码+开心方法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