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军在侵华战争中表现得如此残暴,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要摧毁中国社会的经济基础以及中国军民的抗战意志,以便实现其战前所制定的迅速结束中国战争的目标。可是事与愿违,他们最后不仅没能实现这一目标,还败在了看似弱小的对手面前。
“胜利日”当天,侵华日军最高指挥官冈村宁次在确认日本代表已签署投降书的情况下,以他个人的角度,通过当天的日记对侵华战争做了反思。
(冈村宁次)
冈村认为,归根到底,地大人多的国家既是大国又是强国,“中国夸称地大物博,即此道理”。他承认,由于中国“地大物博”且可使用“人海战术”,侵华战争并未能够使中国屈服。他以下棋的胜负打了个比方,形容中国虽然车、马、炮不多,可是仕、相、兵俱全,所以日本才难以将它将死。
在“胜利日”的各界大游行中,有一支主要由南洋华侨组成的队伍,他们是重庆中南橡胶厂的职工。借用冈村的说法,该厂总经理庄怡生和工友们都可以称得上是抗战中的“仕、相、兵”。
庄怡生是福建惠安人,出生于马来西亚怡保市。1926年,他回国就读于厦门大同中学,1931年至1933年在厦门大学肄业,后回乡接办秀津小学,接着又重返马来西亚,在当地华侨创办的闽侨子弟学校任校长。可以看到,庄怡生原先并不是一个买卖人,甚至可以说与经商这一行毫不搭界,如果周围局势不发生大的变化,他极可能在“三尺讲台、一枝粉笔”中平静度过一生。
是抗战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抗日战争爆发后,庄怡生成为华侨青年中拥护抗战的积极分子,他先是担任马来西亚怡保市华侨筹赈会委员,接着又办起洪钟话剧团,经常组织剧团在当地演出抗日剧目,为抗战进行宣传和募捐。
1940年,庄怡生参加了以华侨领袖、南洋华侨筹赈会主席陈嘉庚率领的华侨访问团,回国到抗日前线进行慰问和考察。在此期间,他了解到大西南抗战后方急需汽车轮胎、前方将士急需军用胶鞋等情况,当即冒险购买美国橡胶,然后智越中缅边界,把物品运到大后方,以供制造轮胎、胶鞋之用。可是当时的大后方不仅缺乏橡胶,也没有橡胶加工业,就算买来橡胶也没用。
同在华侨访问团的王振相、王金兴在马来西亚经营橡胶工业多年,庄怡生便和二王谋划在大后方经营橡胶业务。1940年6月,经过短短三个月的筹备,中南橡胶厂股份有限公司在重庆正式成立,公司名称里的“中南”取义于“中国南洋华侨投资创办”。
(陈嘉庚率领的华侨访问团)
华侨在南洋经营的橡胶工业,一般都拥有从炼胶到成型硫化的成套正规生产设备。在中南橡胶厂筹备之初,庄怡生本来也想根据南洋经验,向国外订购生产新轮胎的机器,但后来考虑到国内条件较差,在使用电力、选定厂址以及添配设备等方面,都不如在南洋方便,于是便改为从南洋进口半成品进行翻造,并采取分散生产的游击战术,以争取节约资金,快速开工。
中南橡胶厂的这种游击战术,无须安装成套的炼胶设备,只要有小翻胎炉各一台,便可以同时翻造两台轮胎。生产过程也不复杂,仅需半成品原料一吨和一些简单的制胶工具,再加上三、四名熟练的技术工人,用一辆卡车连人带物运到工地,就能马上开工,可谓是吹糠见米。
王振相、王金兴在马来西亚除经营橡胶工业外,还兼营锡矿,是南洋华侨中较有财力的人物,自然是公司董事会的主要出资方。庄怡生在董事会内最初并无股份,但他凭借在中南厂筹办期间的出色表现,得到了王振相的赏识。二王的主要业务都在海外,不能长住国内,于是王振相就给庄怡生凑集了五万元股本,并全力支持他出任常务董事兼公司总经理。
中南厂筹建时,中国沿海口岸已经纷纷沦陷,越南海防港、中泰边境也被封锁,交通运输不得不主要依赖于滇缅公路。滇缅公路坑坑洼洼,路况很不好,汽车轮胎的消耗也就特别大。有鉴于此,庄怡生决定首先在昆明设立分厂,并在设厂时亲自督促安装试车。
昆明分厂开工的第二天,日机就对昆明进行了轰炸,厂房附近中弹,庄怡生险遭不测,但他没有因此害怕退缩。在他的组织下,工友们及时将机器设备迁往城外的一座寺庙,继续恢复了生产。
1940年9月1日,昆明分厂在国内翻造出了第一只汽车轮胎,最初该分厂每月仅能翻胎一百多只,后来增加到每月五、六百只。1941年,昆明分厂全年翻胎已达三千只。庄怡生为人精明强干,经营有方,在设立昆明分厂的同时,他便根据业务需要,指派专人分头筹建贵阳分厂和重庆南岸分厂。当年,这两家分厂也相继开工,并都达到了翻胎两千只的年产量。
(华侨机工队)
当这批新轮胎被安装在军运车队,奔驰于滇缅公路之上时,庄怡生和他的同事们看到自己参加抗战,报效祖国的宿愿终于得以实现,心情无比激动,有人还当场流了眼泪。
1941年年底,太平洋战争爆发,日本海陆军将战火扩大至整个南洋地区,缅甸首都仰光沦陷在即。中南厂在仰光囤集有大批待运物质,这批物资是中南厂用股金在国外购买的原材料和机器,能否将它们完好地运回国内,关系到中南厂整个业务的发展。
尽管滇缅公路上已经一片混乱,日军随时可能侵占仰光,但庄怡生仍不顾危险亲自飞往仰光,并组织人员抢运出了尚未被毁损的部分物资。在完成物资托运后,庄怡生没有像其他人那样急于撤离仰光,而是打算再买一批生胶回国,为此,他一连在码头上转了好几天。这时恰好有一批刚从海岛运来的生胶无法运走,庄怡生立即找到货主洽购。对方急于脱手,最终他以很便宜的价格就将五十吨生胶全部买了下来。
滇湎路上的紧急抢运,为中南厂的连续生产提供了急需的原料和设备,其中的十吨生胶和三十吨半成品原料维持了昆明、贵阳两分厂约半年的生产所需,后来贵阳、重庆等分厂开始炼胶,原料用的都是这批抢运出来的生胶。
截止“胜利日”为止,中南橡胶厂共建成三家分厂、一家总厂,共计为国防运输翻造出四万只轮胎,基本解决了大后方汽车因轮胎磨损而无法得到补充的问题。
战前西南地区几乎没有什么近代工业,内迁和华侨企业成为战时后方经济的中坚力量,并构成了一个独特的战时经济体系。根据1943年的一项统计,大后方各省共有符合登记条件的工业企业4524家,资本总额26.37亿元,与战前相比,工厂数增加了18倍,资本增加164倍。抗战期间,这些工商企业所生产的军需民用产品不计其数,为坚持长期抗战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来源:八千里路云和月
文章标题:抗战中的“仕、相、兵”
文章链接:https://jssnd.com.cn/2408.html
更新时间:2024年06月13日
本站大部分内容均收集于网络!若内容若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发送邮件至:3607845@qq.com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资源所需价格并非资源售卖价格,是收集、整理、编辑详情以及本站运营的适当补贴,并且本站不提供任何免费技术支持。
所有资源仅限于参考和学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更多请阅读SND网络服务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