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下城发布
老兵档案孟丙南
孟丙南,1922年1月出生,浙江杭州人,抗日战争时期曾在豫西、陕西等地进行抗战,并参加了守卫黄河战役。在新中国解放战争中也作出了贡献,曾获中共中央西北局表彰。1955年转业地方,历任浙江省人民政府参事、民革宣传处长、政协委员等职。
八年全面抗战,烽火漫天。70年过去了,那响彻神州大地的《义勇军进行曲》《松花江上》《太行山上》《保卫黄河》《游击队歌》……至今犹在梦中回响。防空警报、挖防空洞,仿佛就在昨天。忘不了血与火的经历,写下这点滴回忆。
生死一瞬间
师部一名传令官奉命来到我营驻地,将我带到参谋长住处。我还记得这位参谋长叫萧家增,保定军官学校和陆大将官班出身,是全师年岁最大的一位军官。他一见面就对我说:“你营有任务”, 命令我营立即赶到秦岭北麓夫妇峪口设防,构筑工事。在烛光下,萧参谋长指着桌上的军用地图说:“根据情报,敌人于明日拂晓前将在夫妇峪出现,务必严密警戒,配备好兵力,组织火力以歼灭来犯之敌”。
我回营后,立即找副营长乔耀星召集各连连长和迫击炮排长布置任务:第7连为先头部队向南山前进,进驻南涧底、北涧底两个村,其余部队进驻南篓村、北篓村。七连的前哨连,进驻后,向夫妇峪口警戒。我与副营长带领各连长侦查了周边地形,即部署兵力,安排各连的阵地位置与火力配置,命各连突击构筑工事。
通信班架好通师部的电话,我即与师部取得联络,萧参谋长在电话中再三强调要注意敌情的变化,切勿麻痹。南、北涧底紧靠南山北麓,扼夫妇峪口,南、北篓村偏北半里,四个村一共不到三十户人家。当时我营所处地形极为不利。如果敌人从夫妇峪来,我可以火力封锁峪口;若从两边山上下来,居高临下,我营就很难抵挡。但师部命令我们扼守夫妇峪口,不能违令行事。我与乔副营长研究后,即命各连在村外加强工事,特别要求曲射火器82迫击炮和60迫击炮要安置在适当位置,组成强大火力。哨兵要严密监视山上动静,各连互为犄角,发现来犯之敌,相互支援,群起而消灭之。
萧参谋长说敌人可能于拂晓前进犯夫妇峪,我营官兵一面加强警戒,一面努力构筑工事,彻夜均处于临战状态。翌日早晨,仍未发现敌情。8时许,第2营营长郑启鲲奉命率领该营前来接防,我营移交完毕,整队出发,回到7团驻地。
过不多久,我营刚在休息,准备午饭,忽闻南山方向密集的枪炮声,我军已与敌人接战。炮声隆隆,火光冲天,一个多小时后才渐趋平静。
我坐卧不安,后来才知,第2营挡不住敌人的进攻,在夫妇峪遭惨败,全营官兵大多壮烈牺牲。后来增援部队赶到时,敌人已退去,只见南、北涧底,南、北篓村附近尸体遍地,在山腰山麓,敌寇也遗下百余具尸体,敌旅团长一名被击毙。在清理战场时,我们找不到2营营长郑启鲲的尸体,只在营指挥所附近的草丛中觅得望远镜一具,图囊一只,系郑营长生前携带之物。
据个别幸免于难的二营伤残士兵诉说:我营撤离后,第2营接防阵地,一小时后,夫妇峪两边山上发出信号弹,随即敌炮轰鸣,日寇利用山势,以94山炮、82迫击炮及掷弹筒等组成火网,向2营阵地猛轰,我军士兵被炸伤甚众。其步兵乘势冲下山来,我2营兵士即以各种轻重火器奋起迎敌,以刺刀、手榴弹与敌人展开肉搏,也刺伤、击毙敌军不少。无奈敌众我寡,且我军武器装备终处劣势,又处于不利地形,陷于挨打的局面,虽浴血苦战,最后仍不免于败亡。
更令人痛心的是,这次日寇不是从夫妇峪的山沟里出来,而是抄近路从山间隐蔽的小路里来的。这条路出乎我军意料之外,故而猝不及防。而为其领路的,竟是一个民族败类、认贼作父的汉奸。
接收日军南口营房
1945年8月14日,我营驻防于陕西三原国民党元老于右任家乡的时候,无线电波突然传来日本天皇宣布接受无条件投降的消息。这个消息,真让我欣喜若狂,经过八年的艰苦抗战,终于赢得了胜利,谁人不欢欣鼓舞。
不久,我们第16军从陕西出发,在平民县大庆关渡过黄河,沿同蒲铁路出娘子关,经正太铁路直上北平,接受日军投降。我营随第94师在河北南口受降,我们营接收了日军一个联队(相当于我方一个团)的营房,计有军械、被服、粮食、燃料、各种器具等仓库五座,军马五十余匹,大小肉猪一百余只,军犬十余只。
接管的军马大部分上交,后留下的几匹,未到一周,饲养员就发现它们拒不进食,后陆续倒毙。兽医解剖后发现,马的胃里有许多大头针,胃被刺得像刺猬一样。原来敌人有意破坏,在受降前将大头针拌在草料中喂给马吃,马能撑得住?当然必死无疑。可见有些日军对投降仍心有未甘,虽将军马交给我们,却让我们得不到活马,其居心险恶可见一斑。
文章标题:孟丙南:亲历豫西抗战(二)
文章链接:https://jssnd.com.cn/2533.html
更新时间:2024年06月13日
本站大部分内容均收集于网络!若内容若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发送邮件至:3607845@qq.com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资源所需价格并非资源售卖价格,是收集、整理、编辑详情以及本站运营的适当补贴,并且本站不提供任何免费技术支持。
所有资源仅限于参考和学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更多请阅读SND网络服务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