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血铸就抗战长城 记八路军、新四军中的漳州籍抗日将士
来源:人民网 位于龙海市海澄镇内溪村的苏静故居 1935年8月,闽南红三团和闽西红九团在平和县三坪村胜利会师。图为红三团与红九团会师纪念馆。 位于市区中山公园的闽南革命烈士纪念碑本报记者蔡文原摄 8月12日,在漳州一中历史文化长廊,该校团委老师与学生重温校友的抗战事迹,缅怀抗战先烈。本报记者蔡文原摄 (相关党史资料由中共漳州市委党史研究室提供) 特别鸣谢:陈振煌林绿林立雄 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 0
- 0
- 98
-
敌后武工队神出鬼没:花轿中杀出大汉扫射敌人
民谣唱道:“敌后武工队队员,个个都不简单。” 武工队,全称“武装工作队”,因其活动区域主要在敌后,又称“敌后武工队”。他们终日在敌人的眼皮底下与其周旋,或突袭敌据点,或收集情报,有力地配合了主力部队的作战行动,谱写了抗战史上的一个传奇。 1942年9月11日,中共晋察冀分局和晋察冀军区在河北平山县寨北村召开边区党政军高级干部会议,正式确定了“以武装斗争为核心,配合各种斗争,向敌后展开全面攻势,变游…- 0
- 0
- 75
-
云南人民在抗战中造就的历史辉煌:抓住机遇 顺势而为
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云南既是中国抗战的大后方又是最前线,更是世界反法西斯东方战线中国战场和太平洋战场的结合部,战略地位空前重要。在中华民族灾难深重的抗日战争中,云南人民担负起抗战重任,一面毁家纾难支持前方抗战,一面奋勇开发交通道路,建设军事及民用工业,发展农业、商业、金融业及教育文化事业。云南人民在遭受巨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为抗战作出特殊贡献的同时,也遇到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期…- 0
- 0
- 76
-
北京抗战第一枪古北口战役:历时75天毙伤日军7000人
枕戈待旦的17军炮兵。 1933年,日本侵略者悍然出兵侵吞热河省,并威逼华北。长城抗战就此全面爆发。 有“京师锁钥”之称的密云古北口,是万里长城上的重要隘口,也是长城抗战双方投入兵力最多、战况最激烈、对战局影响最大的主要战场。中国军队在这里打响了北京地区抗击日本侵略者的第一枪。 古北口战役历时75天,中国军队以伤亡1.6万余人的代价,毙伤日军7000人以上,用鲜血和生命捍卫了民族尊严。 到密云古北…- 0
- 0
- 118
-
上海集中营:往事不再沉默
来源:解放日报 1931年9月18日,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中国人民奋起抵抗。硝烟散尽,岁月更迭,对历史的追寻与敬畏,成为今天的使命。 经过了漫长的遗忘与找寻之后,比对大量境外史料,上海历史学者今年首次系统发布了抗战时期上海20个日军集中营的详细地址。《解放周末》循着历史学者的最新发布,探访曾被我们遗忘的上海大桥监狱集中营,打捞曾经发生在那里的历史片段。 或许,找寻不该被遗忘的,重逢历史深处的真…- 0
- 0
- 26
-
忻口战役:中国军队三位将军同日殉国
近日《我的父辈在抗战中》由中共党史出版社出版发行。书中记述在忻口战役中,第九军军长郝梦龄将军、第54师师长刘家麒将军与壮烈殉国后被追赠为“陆军中将”郑廷珍三位将军同日殉国。在此次战役中,中国军队五万官兵惨重伤亡,又一次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成了一道日军难以逾越的长城,其战斗之烈、赴义之壮,足以惊天地而泣鬼神。现对文章摘编如下: 忻口位于晋北,是太原以北的重要关口,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卢沟桥事变爆发后,…- 0
- 0
- 82
-
永恒的抗战声音《我们在割稻子》
来源:中国之声 继九一八事变之后,1937年7月7日,日本军国主义悍然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中国人民也从此吹响了全民族抗战的号角。伟大的抗日战争,英勇的中国人民用生命和鲜血书写了一部波澜壮阔、气吞山河的史诗。 今天,战争的硝烟虽已远去,但历史的声音仍在我们的耳畔回响,那些经典的文章穿越时空,依旧直抵人心。那些历史留存的声音和文字,成为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和永恒见证。重现珍贵历史原声,重读经典文章语…- 0
- 0
- 84
-
难忘中国之声——抗战记忆歼敌两千多,无一人死亡的抗日武装力量在哪儿?
来源:中国之声 为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暨中国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中国之声推出【难忘中国之声——抗战记忆】系列,以当年珍贵的历史资料和当事人口述史的方式讲述当年难忘的经历、梳理亲身所见的历史事件,串起中国反法西斯战争波澜壮阔的历史。 1937年“七七事变”后,日军大举南侵,仅在6万平方公里的冀中平原上,就有据点、炮楼1783处。每当日军进村,老百姓就在自家的地洞里躲避。冉庄民兵后代李新婷: “…- 0
- 0
- 96
-
难忘中国之声——抗战记忆百团大战之井陉矿区
来源:中国之声 为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暨中国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中国之声推出【难忘中国之声——抗战记忆】系列,以当年珍贵的历史资料和当事人口述史的方式讲述当年难忘的经历、梳理亲身所见的历史事件,串起中国反法西斯战争波澜壮阔的历史。 1939年冬,日军对抗日根据地进行频繁扫荡,推行“以铁路为柱,公路为链,碉堡为锁”的“囚笼政策”。八路军总部为了打破囚笼,决定发动交通破袭战,重点破袭正太铁路和同…- 0
- 0
- 90
-
中国抗日军队在卢沟桥打响全面抗战第1枪——卢沟桥老照片回顾[组图]
正在通过卢沟桥的骆驼队(摄于20世纪初)。 北京卢沟桥的望柱和石狮(摄于20世纪50年代)。 北京卢沟桥头的石碑(摄于20世纪50年代)。 卢沟桥位于北京西南15公里处,因横跨卢沟河--即今天的永定河而得名,是北京现存最古老的石造联拱桥。该桥始建于1189年,1444年曾重修。由于该桥毁于洪水而于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重建。卢沟桥全长266.5米,宽7.5米,下分11个涵孔。桥身左右两侧石雕…- 0
- 0
- 79











![中国抗日军队在卢沟桥打响全面抗战第1枪——卢沟桥老照片回顾[组图]](https://jssnd.com.cn/wp-content/uploads/thumb/2024/06/fill_w380_h214_g0_mark_e4b8ade59bbde68a97e697a5e5869be9989fe59ca8e58da2e6b29fe6a1a5e68993e5938de585a8e99da2e68a97e68898e7acac1e69eaa-e58da2e6b29f_666a586893cbd.jpeg)
![中国抗日军队在卢沟桥打响全面抗战第1枪——卢沟桥老照片回顾[组图]](https://jssnd.com.cn/wp-content/uploads/thumb/2024/06/fill_w200_h112_g0_mark_e4b8ade59bbde68a97e697a5e5869be9989fe59ca8e58da2e6b29fe6a1a5e68993e5938de585a8e99da2e68a97e68898e7acac1e69eaa-e58da2e6b29f_666a586893cbd.jpe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