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碚:从未褪色的抗战记忆
卫庆秋 北碚,曾是缙云山下、嘉陵江畔一处安静小城。 早在南北朝时期,由佛教文化繁衍而生的北碚文化就已迈入了初兴时期。 历史的车轮滚滚而来,带给这座小场镇鲜活的生气,让它一度成为世人瞩目的焦点——抗战时期,北碚成为陪都重庆的迁建区,大量科学文化教育机构进驻北碚,全国的思想精英在此集结。当时的北碚曾被称作是“东方的诺亚方舟”,无数的宝贵人才、文物史料和重要物资都在这座小城中得到了尽可能安全的保护和存续…- 0
- 0
- 98
-
战地服务队在奉贤:动员全国同胞 争取抗战到底
来源:中国网 淞沪抗战中战地服务队部分队员合影。 1937年淞沪会战中,曾有一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战地服务队服务前线,并从奉贤走向全国。 当时的奉贤南桥,是浦东防区的最前线——国民革命军第八集团军司令部驻地,该军战地服务队是抗战以来国民党军队中的第一个政工队,对内负责军队政治工作,对外则动员民众抗日。 在奉贤一个多月中,他们深入连队、社团、集镇、乡村,开展抗日救亡宣传教育和组织发动工作,动员广大…- 0
- 0
- 102
-
敌后神工——投身抗日洪流的中国科技精英
1935年清华大学物理系部分师生合影,这张照片中有11位未来的中科院院士。前排左四为叶企孙。 叶企孙(中)、熊大缜(左二)与抗战士兵合影。 根据地民兵在连接地雷。 在经典的老电影《地雷战》中,“一硝二磺三木炭”的火药配方,“不见鬼子不挂弦”的经典台词,早已被几代人熟知。 事实上,“一硝二磺三木炭”造出的是黑火药,威力远不足杀敌。真正令侵华日军魂飞魄散的地雷,装填的是成分复杂得多的化学炸药。这些炸药…- 0
- 0
- 96
-
真实地雷战:真假雷、硫酸雷让日军防不胜防
南方日报驻京记者 王腾腾 实习生 韩璐 1962年,由八一电影制片厂摄制,白大均、董元夫等主演的电影《地雷战》上映。在这部电影中,胶东抗日根据地的民兵依靠土制地雷,将进村扫荡的日军炸得落荒而逃。这部电影艺术化的反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根据地抗击日本侵略的智慧与勇气。电影从上映开始就大受好评,陪伴了几代人的记忆。真实的地雷战虽然与电影有一些区别,但是其反映出来的中国人民的智慧,以及抗战的勇气却是…- 0
- 0
- 58
-
山东省青年联合会发展历程
山东省青年联合会成立于1940年8月,是党领导下的以山东共青团为核心力量的全省各青年团体的联合组织,是全省各族各界青年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山东省青联是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团体会员,接受其指导,并遵守《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章程》。1940年8月,全省青年第一次代表大会召开,成立山东省青年救国联合会,标志着全省青联组织的正式诞生。1946年3月,改名为山东省民主青年联合会。1958年,根据全国青联决定…- 0
- 0
- 95
-
专家:甲午战争开战前中国人曾认为稳操胜券
来源:战史风云 1894年的甲午战争距今已整整两个甲子。一百多年后的中国已非原来的中国,日本也不再是那时的日本,至于朝鲜,更非原来那个样子,世易时移,世界、远东、中日韩都在发生巨大改变。由于最近若干年中日、日韩三国在历史、领土等问题上发生一系列纷争,现在再来审视这场战争的缘起过程及教训就具有很不一样的意义。 中国在经过两次鸦片战争打击后突然发现原先的宗藩体制已经无法御敌于国门之外,开始领悟到自…- 0
- 0
- 65
-
中山舰抗击日寇中6枚炮弹 弹药箱爆炸后起火
图为抗战老兵陈鸣铮先生的夫人陈周淑芬老人参观展览。 记者何晓刚 通讯员刘念 摄 中山舰老兵陈鸣铮文物展在汉举办 数千市民观展 抗战英雄与一代名舰的生死缘 本报记者汤华明 通讯员胡毅 刘念 实习生张凌晨 历史背景:百岁抗战老兵陈鸣铮,出生于福建沿海的一个海军世家,毕业于中国近代海军的摇篮船政学堂,刚刚毕业就跟随中山舰投入抗日战争的战场,曾经历武汉保卫战中那场血雨腥风的金口海战,亲眼目睹遭受日机轰炸…- 0
- 0
- 117
-
抗日战场的第一次胜利——收复多伦
来源:人民网 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纪念馆。 李永桃 摄 这里曾是察哈尔抗日同盟军练兵的地方,这里留下了全国抗日战争第一次胜利——收复多伦的珍贵文献……这里就是位于张家口市的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纪念馆。 70年前,冯玉祥将军在张家口市建立了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开启了察哈尔抗日战争的新征程。70年后,记者循着抗日英雄的足迹来到纪念馆,追忆那段烽火连天的历史,缅怀抗日先驱不畏强暴、保家卫国的英雄…- 0
- 0
- 81
-
抗战时期云南工业书写的历史记录
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随着沿海和内地大批军事与民用工矿企业内迁云南,给云南工业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云南工业进入一个黄金时代,在省会城市昆明形成了海口、马街、茨坝、安宁四大工业区。为了支援前线,巩固后方,云南人民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大力发展工业生产,创造出了中国工业发展史上的若干“第一”的历史记录,填补了多项云南工业发展史上的历史空白。 中国第一个大型机械制造厂——中央机器厂 1939…- 0
- 0
- 123
-
探访湘西会战主战场:激战28天 歼灭日军3500余人
长沙晚报记者 聂映荣 1945年4月,侵华日军集结重兵向湖南西部发起进攻,企图合围怀化的芷江机场,摧毁中美空军的前沿阵地,进而威胁重庆,挽回整场战争的败势。中国军队顽强抗击,与日军展开湘西会战(又称“雪峰山战役”),并最终夺得胜利。 此次会战是中国抗日战争最后一次大会战,而怀化溆浦的龙潭镇是此次会战的关键主战场之一。在这里,中国将士用自己的鲜血,紧紧扼住了直通芷江的咽喉,最后让日军仓皇溃退。近日,…- 0
- 0
- 88